日消息(记者 李腾飞):在“放管服”改革的推进中,检验检测机构设置条块分割、资质多头管理、与行业主管部门依属性强等问题越来越成为改革推进瓶颈。年以来,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在“放管服”改革中,打破条块分割,将原分属不同部门的检验检测资源进行整合,组建综合检验检测院,基层政府市场监管能力得到加强,服务企业水平得到提升。
据介绍,开展整合前,祥云县检验检测机构“小、散、弱”的情况突出,一方面是资金、设备、人员的重复投入和浪费,一方面是力量薄弱,信息破碎,难以满足市场监管和企业经营的需要。祥云县的食品检验检测资源主要分布在4个职能部门,一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所属的祥云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有食品药品检验业务技术人员10名,购置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恒温培养箱等检验检测设备42台(套),价值150万元,具有一定的检验检测能力,但没有通过认证,未取得检验资质,仅能开展一些食品快速检测工作。二是卫生部门所属的祥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食品检验业务技术人员5名,配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恒温培养箱等常规仪器18台(套),价值200万元南宫NG28下载,已通过认证,具有25个项目的食品检验资质,主要开展水质常规监测检验及部分食品的微生物检测。三是农业部门所属的祥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有食品检验业务技术人员1名,购置了气相、液相、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检测仪器42台(套),价值280万元,不具备实验室检验能力,没有通过认证,未取得检验资质,主要开展蔬菜、水果农残快速检测工作。四是畜牧兽医部门所属的祥云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主要开展动物检疫工作,无食品检验业务技术人员,无食品检验检测设备。
由于力量分散,这些检验检测机构的优势不能集中发挥,检验技术人员少、缺乏资质、技术装备落后、检验检测信息难以共享、职能交叉重叠、检验检测能力较弱等短板却集中暴露。各部门耗费大量财力、物力投资建设的检测机构,只能进行简单的快速检测初步筛查,检测设备闲置。不仅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阻碍了检测技术水平的提升。县里大部分产品的检验检测都需送省、州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不仅增加了检验成本,还出现检测结果反馈不及时的问题,直接影响监管效率。
2015年4月,祥云县以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为依托,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动物卫生监督所等部门的食品药品检验职能进行整合,组建祥云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2016年5月,县委、县政府决定将祥云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更名为祥云县综合检验检测院,并将祥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计量检测职责划入祥云县综合检验检测院。下设食品药品、农产品、畜禽产品、质量计量4个检验检测中心。通过划转、招录、选调等方式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平均年龄32岁,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工作团队。建设了标准化的生物安全Ⅱ级实验室、理化实验室、仪器室、高温室等实验室694.62平方米,检验检测设备100余台,价值约700万元。取得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成为全省第一家,也是全省唯一的一家通过“双认证”的县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能开展的检验项目有: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生活饮用水、瓶桶装饮用水、空气洁净等级测定、食(饮)具检测8类260项。业务能力由原来主要开展快检,发展为既能定性又能定量,能够对外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验报告,检验检测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在检验检测效率方面,以前监管部门排查问题产品需要送省州检验,送检周期短则一周,长则数月,待检验结论确定的时候,产品可能已向销售完,违法行为难以得到及时制止。现在1-3天内就可得到检验结果,部分项目当天就能做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2015年冬至节,该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在对糍粑、饵块等节令食品进行专项检查时发现某食品加工作坊存在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嫌疑,检验检测院与监管部门密切协作,对抽取的样品连夜进行加班加点检验,当天晚上就查清了当事人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吊白块)加工食品,最终2名违法犯罪人员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对突发的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即时派出技术人员抽样检测,迅速开展分析,查找原因,为应急救治争取的宝贵的时间。
在减轻企业成本方面,自氏宏业食品厂仅送省州检验途中的各种费用,每年可节约3-5万元。在为政府部门开展质量监督、风险监测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利用设备、人员优势积极为生产经营者提供技术服务南宫NG28注册。服务企业达100余家,为企业提供检测服务591批次。为一些中小企业节约投资建设检验室成本。以该县取证的食品生产企业为例,按每个企业的检验室投资100万元计算,全县30多家食品生产企业,至少可以节约投资3000万元。顺心食品厂通过和检测院签订检测协议,每年节约人员、设备耗材成本7-8万元钱。